学院新闻

您当前位置: 首页 - 学院概况 - 学院新闻 - 正文
  • 三一职院 2020 年工作要点正式发布

  • 日期:2020-02-08 12:21:09 点击量:
  • 湖南三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20 年工作要点

     

      在过去的 2019 年中,学校继续深化改革,以“提质增效”为抓手,探索定向班的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,实施各业务线的流程优化,建立各业务线的绩效体系和质保体系,经营指标和经营能力持续提升,内涵建设和教育质量持续跃进,教师成果和学生成绩大幅增长,工作风气和校园文化持续向好,校园设施和硬件条件持续改善,办学特色和核心竞争力正在形成,学校品牌及社会影响力持续增强。在“2017 变革再造年”“2018 变革落地年”“2019 变革提质年”的基础上,经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确定 2020 年为学校的“变革升维年”,这是学校“二次创业”变革的第四个年头,也是“三三四”战略第一阶段的收官之年。2020 年,学校继续坚持“一体两翼”的发展模式,坚持“两个并重”和“两个抓手”,紧紧围绕“升维升级”这一主题,启动“双升战略”,开展“六个升维”:阶段升维、模式升维、目标升维、产品升维、人才升维、数字升维,提升认知,凝聚共识,超常变革,疾慢如仇,顽强拼搏,为实现“办一所面向未来的大学”愿景而努力奋斗。依据国务院、教育部、教育厅局等相关文件精神,结合学校发展实际,特制定工学院 2020 年工作要点。

      一、人才培养升维和专业建设升维(主责部门:教务部、各教学部门)

      1.非定向班人才培养模式升级。继续优化“353”三有人才培养模式,实行“课程超市”和“学分银行”机制,全面推行“1+X”证书机制,有效落地“九链对接”,建立“课程体系支撑能力体系机制”,确保“德智体美劳”培养目标和“353 能力指标”落到实处,建立“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平台”,实践网络授课的新模式,实现校内外资源的全打通、全连接、全使用,实现协同育人和平台育人。

      2.定向班人才培养模式升维。基于“353”三有人才培养模式和产教融合的“319”方法论,以“赋能企业”和“共享共赢”为指导思想,建立面向定向班和现代学徒制的“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”和相关制度,以三一体系定向班为抓手,制定人才画像标准,在全校全面推行,年培养 20%的优秀毕业生进入三一,实现“企业乐行、高校可行、人才能行”的“三赢”新局面。

      3.定向班和现代学徒制升维。定向班数量超过 45 个,每个专业至少有一个定向班,探索在工程机械学院和其他学院的 5 个专业中实施全定向班培养,并以此为基础成立产业学院;建立校企合作企业平台,合作企业数量达到 100 家,合作外聘教师达到 550 人,合作建立人才培养方案 30 个,合作开发课程 100 门,合作建立实验实训基地 20 个,联合申报项目 10 个;将“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”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途径,以定向班和现代学徒制的改革带动其他方面的改革,进一步提升服务集团的能力。

      4.专业建设升维。进一步明确各专业群的定位,重构二级学院,建立专业准入和退出机制;进一步打造各专业群的特色,依托省一流特色专业群项目重点建设智能制造学院,依托教育部现代学徒制项目突出建设工程机械产业学院,依托建筑工业化和外部培训着力建设建筑工业学院,依托人工智能和物联网行业着力建设人工智能学院,依托现代服务业着力建设经济管理学院;进一步完善教学实践体系建设规划和做好落实,提高实验室的复用率、使用率和产出率,逐步开放实验室;高质量通过教育部、教育厅、教育局的各种评估评价检查;培育教学成果奖 5 项,专业教师发表教科研论文 220 篇,核心论文 15 篇,编写教材 18 部,获批专利 36项,获批省级课题 25 项。

      5.课程建设升维与教学方法升维。进一步完善课程规范和标准,实现课程对“353”能力指标体系的有效支撑,建立课程评价机制,1/3 以上课程完成项目化改革和评价,建立“课程超市”平台;建立数字化课堂和数字化教学的流程和标准,在思政类等课程中试点数字化教学模式。

      6.管理升维。推动教学管理的数字化转型,重构教务业务流程,打通壁垒、降低沟通成本,去繁为简、减少交互环节,结果导向、大幅提升运行效率;建立教学数字化系统和科研数字化系统,80%的教学管理业务实现数字化办公。

      二、素质育人升维和学工管理升级(主责部门:学工部)

      7.育人理念升维。树立“辅导教师是学生的全程守护者”“辅导教师是业务进步的赋能者”理念,以赋能为目标重新定义辅导教师岗位,辅导教师要成为其他业务线的支持者和成就者;以帮助学生构建起“‘353’能力体系”为学生管理和素质育人的出发点,一切工作以学生为本、以习惯养成为本、以能力培养为本,狠抓“三全育人”和“三自教育”,使自我管理、自我教育、自我服务成为学生文化和行为准则,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。

      8.素质育人升维。全面建成“122”学生素质育人体系,成为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,形成专业化教学和素质化育人的一体化,汇编《“122”学生素质教育能力发展体系》;推行“素质提升工程”,从小事做起,从小节抓起,扎扎实实帮助学生养成习惯和形成美德;开展各种活动,实施多种项目,实践育人,全年学生参与实践活动 6 万人次;实施“四个信心”教育,重塑学生信心,使学生热爱学校、对自己有信心、对学校发展有信心,使自信和阳光成为学生的应有面貌,使学生成为学校各项工作的拥护者和支持者,成为学校品牌传播的燎原之火。

      9.学生管理升维。以终为始,大胆创新,在进一步明晰学生管理目标的基础上重构学生管理体系和业务流程;以数字化为工具,逐步建立学工数字化系统,80%的学生管理业务实现数字办公;以认知升级为要务,建立起学工线的双周学习和分享机制,使辅导教师理解和认同学校育人理念,辅导教师发表教科研论文 15 篇,申报省市级项目 3 项,获得市级以上奖项 3 项;以改革为抓手,让学生动起来首先是让辅导教师动起来,开展多种学工改革项目,使辅导教师及其班级呈现丰富多彩的创新和成果,实现一班一特色;以学生会和班委会为重心,重构学生会和班委会业务流程和制度体系,学生干部选拔重能力更要重品德,按月进行学生干部评价和述职,使学生干部队伍成为学校的铁军、成为学生群体的先锋队、成为学生管理的主力军;以安全风险为底线,从源头上找出安全疏漏,在制度上解决安全隐患,定期开展安全检查评比和“三防演练”,学生重大安全事故为零。

      三、招生模式升维和就业模式升维(主责部门:招就处)

      10.招生模式升维。建成基于“互联网+”的“5A”招生模式和平台,将校内外各种招生资源整合到平台上,形成有序调度和衔接,形成招生资源的“中台化”,科学决策与事中监控,使得招生工作可视化;建成“1+5+N”招生队伍,优化招生队伍选拔机制,使队伍精明干练、召之即来、来之能战、战之必胜;建成招生培训体系,确定能力目标和知识地图,建立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,使招生队伍专业化、职业化,使招生专员成为营销的“行家里手”,实行“招生专员上岗证”制;建立“招生工作地图”和修订《招生工作方案》,建立招生工作的跟踪和评价体系,使招生人员立足全局、心中有数、着眼当下、脚下有步,使招生工作胸有成竹、前置化、有预判、能调整;做好生源基地建设,生源基地总数达到 100 个,提供生源达到 1500 人;大专招生计划增加 500,大专招生报考率 95%,大专招生人数 3000 人。

      11.就业模式升维。建成基于岗位链的就业体系和平台,建立“专业-岗位”联动机制,生成学生就业意向数据库和企业就业岗位库,并实现自动匹配;通过数字化平台,跟踪和评价学生的实习、就业情况;通过数字化平台,实现各岗位和专业的调研及分析报告;就业率 95%,集团内就业率 60%以上,人数 1300 人。

      四、培训业务升维(主责部门:培训中心)

      12.培训体系升维。建立市场调研机制,掌握市场趋势和发现新兴业务;建立培训方案生成机制,确定编写流程和标准,使培训方案个性化、定制化、击中客户痛点;建立能力模型和岗位胜任度模型,清晰标记能力的定性与定量表述和识别动作;着重做好课程体系建设,建立课程规范、课程标准和课程开发范式,联合开发课程 100 门,独立开放课程40 门,打造 20 门行业顶级课程;建立培训方法体系,分析30 种以上培训方法,形成培训方法的标记分类,打通“知识-能力-课程-方法”的底层逻辑;做好项目体系,按照能力模型和课程规范重构项目体系;建立培训师资体系,工学院提供师资 30 人,集团师资 150 人,外部师资 300 人;初步建立培训业务数字化平台,实现培训师资的“随需随聘”;建立培训在线学习平台,实现培训学员的社群化管理。

      13.培训营收升级。培训人·天数达 10 万,培训人均天收入达 215 元,培训总收入达 2000 万元,培训满意度达 85%;重点打造建筑工业化培训和操作手培训,深度挖掘三一集团培训项目;建立培训证书体系,结合“1+X”证书制度,面向校内外学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;积极申报培训评价组织资格,参与到政府培训体系中,帮助政府开展和组织职业培训;积极与行业对接,参加行业协会组织和活动,逐步树立三一培训在行业的地位;做好外部拓展培训。

      14.培训条件升级。统筹改造升级培训教学楼公共空间和设施,运营好培训宾馆,大力提升培训就餐和住宿体验。

      五、双创升维和科研升维(主责部门:科创中心)

      15.双创模式升维。建成“535”科创体系及其数字化平台,用大数据记录创意点子、创新项目、创新团队和创新过程;建成“开放式创新平台”,将创新者、创业者、导师、课程、培训、场地、技术、创意、政策、投资方等资源整合到平台上,使得创新创业“像搭积木一样简单”;教师参与竞赛人次数达60人次,学生参与竞赛人次数超过10000人次,市级以上获奖 400 人次;获得创业培训资质,承接创业培训项目;参与创业项目超过 100 人次,创业项目 47 个,获得创业资金 5 万;获得省级双创基地称号。

      16.科研升维。科研强校,建立科研运行体系,组建科研处和建立激励制度,在各教学单位建立科研团队,建立面向科研的实验平台,落地研发创新链与科研双创链的对接,建立起与三一集团的研发联动机制,建立起科研与教学、校企合作、实践等的联动机制;横向课题费达 300 万元,纵向课题瞄准国家级基金和省部级科技奖等。

      六、国际化升维(主责部门:国际交流中心)

      17.国际化模式升维。将“赋能企业国际化”作为使命,进一步明确国际化业务的定位和目标,建立国际化业务的顶层架构和组织结构,明确国际交流中心和二级学院、学工部、后勤部之间的分工边界和协作内容,并依次重构国际化业务的制度体系;以解决企业国际化痛点为目标,重构国际定向班业务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;以为三一业务赋能为目标,开展留学生招生和人才培养;以提升品牌和落地省级以上项目为目标,开展国际交流活动和项目,持续跟踪,务必取得结果。

      18.国际化能力升级。国际定向班规模达 300 人,就业率保持在 95%以上;开展交换生项目,实现国际留学生学历教育,建立出国留学通道;2020 年招收留学生新生 15 人以上;统筹全校国际化工作,国际化师资达 10 人,营造国际化氛围,开展 4 次国际化活动,发表国际化论文 5 篇。

      七、人才升维(主责部门:人事处、各部门)

      19.人力体系升维。进一步完善“六位一体的人力体系”,招聘和引进实现人才画像和人才评价,入职培训、离职交接和留人实现清单化,用人实现岗位匹配度分析;打造战略性人事处,依照学校战略和目标,重构业务流程;在全业务线推行量化绩效考核体系,完成岗薪制改革;人事处自身建立双周学习讨论机制,在全业务线推行双周学习机制和员工提升计划,定期调研校内团队情况,建立异常情况及时发现和应对机制;建成教师成长体系和平台,实现成果数据的归口管理,推动教师的自我测量、自我评价和自我管理。

      20.人才队伍升维。建立科研团队,引进高层次人才 30人,组建各学科方向科研团队共 14 个;建立“双师型”教师队伍,校内认定双师型教师 90 人,第二技能教师 100 人;建立“学历教育海量师资平台”,兼职教师人数达 500 人;建设好管理团队,大胆启用年轻人;继续优化师资结构,引进和培养高级职称教师 30 人,引进专业带头人 10 人,引进各业务线核心人员 10 人,博士 15 人,研究生占比达 60%;各业务线负责人是人才升维的主要责任人,加大人才升维在绩效考核中的权重。

      八、质量升维(主责部门:质量中心、财务处)

      21.质量升维。建成各业务线的质量保证体系,建立各业务线质保体系的定期评价机制;继续优化教学质量保证体系,对接教育主管部门和行业标准,完善教学规范和质量标准;建立专业评价机制;继续推动“常规检查+重点抽查”的定期检查,实施若干质量评估项目,重点评估现代学徒制、定向班、国际化、毕业设计、顶岗实习等;高质量通过教育厅教学诊改、教育局年检等评估;继续优化财务质量保证体系,提升穿透分析能力,初步实现各业务线经营能力的数字化评价,尝试将各业务线内涵成果折算为经营数值;组建校内审计队伍,定期审计招生、教材、基建等内容,重点项目实行事后审计复盘。

      九、后勤升维(主责部门:后勤部)

      22.后勤业务模式升维。继续深化改革,以主动服务和预防为主线重构业务模式,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重构业务流程;建成后勤数字化平台,建立校园资产分配、评价和管控机制,实行校园资产运营的效率最大化;建立后勤业务的量化通报机制,实现员工和学生群体的自我管理;继续做好 6S工作,提升师生工作体验和生活体验。

      23.后勤经营能力升级。建立起经营文化和学习机制,双周召开经营分析会议;增加经营项目,扩大盈利能力,实现营收 1000 万元;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和管控能力,食堂零安全事故,安保可靠有力,维修快捷高效,基建及时交付,宿管有序整洁,高质量通过校内外评估。

      十、数字升维(主责部门:信息中心)

      24.数字升维。进一步优化学校数字化架构,建成数据中台,避免出现数据孤岛;参考“软件公司”运营模式,重构信息中心组织结构和运营模式,建立开发评价体系,提质增效,准时交付;统筹和评价各业务线的数字化工作,双周召开数字升维推进会议;各业务线负责人是数字升维的主要责任人,加大数字升维在绩效考核中的权重;引进高水平软件开发人才和数据管理人才,建立信息中心双周学习机制;建成学校数字化平台,主要业务线基本实现线上运行,业务模式完成数字化转型,效率大幅提升。

      25.自行开发 10 个项目,包括完善和升级诊改平台和反馈平台,建立数据中心,研发校企合作管理系统、师资管理系统、会议管理系统、固定资产管理系统、招生管理系统、双创平台、实验室管理平台等;外部研发共 9 个项目,包括完善和升级学生成长管理系统、教师成长管理系统、一卡通、研发档案管理系统、教学管理系统、教科研管理系统、家教互通平台、智慧教室、高性能机房等项目。

      十一、行政升维(主责部门:行政中心)

      26.管理升维。会议升维,实现会议管理的清单化,包括:会议目的、议程、主持人、参会人、发言人、PPT 及材料、会场准备、提前通知、会议变动通知、会议纪要及跟踪、报道等;接待升维,实现接待管理的清单化,包括:接待目的、议程、主陪人、陪同人员、材料、线路及确认、接待人员分工、彩排及演练、提前通知、变动及应对、报道等;处理好公共关系,包括集团内关系、政府关系、客户关系、合作企业等,建立档案,分好等级,制定策略,定期拜访 25次。

      27.文案升维。建立学校发展的关键阶段、事件、特色、材料的数据库,定期通报数据库建设情况,应用数据库生成集团每月工作小结及 PPT、每季度演讲及点评 PPT、年鉴等材料;提升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和对学校发展的认识,大幅提升文案写作能力和质量,交稿时间和稿件检查标准化,各类常规材料模板化。

      十二、品宣升维和文化升维(主责部门:品宣中心、全体)

      28.品宣体系升维。以为业务线赋能为使命,建立全方位、全时段、全媒体的品宣数字化平台,完成对校内外品宣资源的整合,重构业务模式和业务流程,构建“专职+兼职”、“教师+学生”的品宣队伍;应用好外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渠道,构建起强大的品宣传播渠道网络;文案策划和新闻制作专业化和标准化,大幅提升品宣素材的质量。

      29.品宣能力升维。使品宣成为学校业务发展的重要赋能者。学校官方微博、官方微信影响力位居同类院校前列,全校自媒体平台粉丝数总数突破 7.1 万个;与不少于 2 家媒体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。外部媒体发稿数量总数突破 190篇,其中爆品新闻总数突破 16 篇(阅读数 10 万+);自主策划执行的品宣活动 10 次;完善品宣规章制度 6 个;加强教师通讯员和学生宣传队伍的业务技能培训,全年举办培训 8 次;完善学校舆情公关的机制,一般舆情 48 小时监控反馈,重大舆情 24 小时监控反馈;建立图片素材电子库,按照党政管理、教学工作、科研工作、外事工作、文体工作、校园文化、成果获奖等七个大类进行归档。

      30.继续坚持“三风建设”,开展“四好工作作风”活动,在教职员工群体中提倡和践行“四个热爱”,在学生群体中提倡和践行“四个信心”,通过具体措施和活动将这些思想固化下来、深化下去。

      31.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来,融入到课程、教材、项目、活动中来,提倡和践行“正思维、正能量、正精进”的校园文化,建立“校园文化节”,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,评选优秀事迹,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。

      湖南三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

      2020 年 2 月 7 日